丁常云委員:呼吁將北京東岳廟整體歸還道教界
欄目分類:道教動態 發布日期:2016-07-27 瀏覽次數:次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上海道教協會副會長 丁常云
道行天下訊 “北京東岳廟絕大多數殿堂仍然被北京市民俗博物館所占用”,“廟不像廟、博物館不像博物館”,“四分五裂的北京東岳廟,是對神靈的一種褻瀆,更是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一種藐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丁常云在本次全國政協會議提案中呼吁,將北京東岳廟整體歸還道教界。
北京東岳廟始建于元延佑六年(1319年),由道教正一派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的徒弟張留孫創建。明代擴建,清代兩次重修,規模宏大,遠近聞名。歷史上香火極盛,受到歷代皇室重視,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道教正一派道觀。新中國成立后,道觀被移作它用。2008年,北京東岳廟部分殿堂正式歸還道教界,重新恢復為道教活動場所。
丁常云說,北京東岳廟恢復開放以來,在服務社會、服務信眾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影響。然而,7年過去了,東岳廟只有少數殿堂歸還道教界;道教界的空間非常狹窄,擁擠不堪,辦公室、接待室、道士住房都是簡陋的臨時用房;目前已交還開放的殿堂,居然還沒有電燈照明,難以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由于東岳廟絕大多數殿堂仍然被北京市民俗博物館占用,作為“民俗博物館”的現狀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諸多殿堂仍被移作它用,許多破壞性改建仍在進行之中。這種不倫不類的現狀,直接影響到道教優秀文化的弘揚,也嚴重影響了道觀的神圣性,傷害了道教徒的宗教感情。
丁常云認為,究其原因,主要是相關單位宗教法治意識淡薄,受利益驅動,長期將東岳廟作為牟利工具,不將大量殿堂歸還道教界。
丁常云說,北京東岳廟“廟不像廟、博物館不像博物館”。道教信徒來東岳廟敬香,只能走后門,因為前門仍然被北京市民俗博物館把持,要進就要買門票,對此道教信徒普遍有怨言。“四分五裂的東岳廟,是對神靈的一種褻瀆,更是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一種藐視。”
為此,丁常云建議,將北京東岳廟全部歸還道教界,恢復其歷史本來面貌,使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真正貫徹落實。北京東岳廟在廣大道教信徒心目中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歸還道教界,尊重信教群眾的宗教感情,滿足道教信徒的宗教信仰需求,才能使道教界為促進宗教和睦、社會和諧發揮積極作用;也有利于更好地弘揚道教優秀文化,促進道教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發揮道教文化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過程中的正能量。
此前,北京東岳廟的現狀一直受到道教界和社會各界的關注。連續多年,全國兩會、北京市政協會上都有相關建議、提案。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金濤告訴記者,2012年、2013年,他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先后提交了《關于要求北京市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將東岳廟整體歸還道教界的建議》、《再次希望北京市落實宗教政策將東岳廟全部歸還道教管理使用的建議》。張金濤在建議中說,北京東岳廟是政府登記開放的合法道教活動場所,有合法的道教管理組織,作為歷史悠久的道教古廟,理應將其歸還道教界管理。由于有其他社會經營性單位存在,廟內非宗教活動區域內的非宗教團體有塑設神像、制售宗教法物為信眾祈福等現象,這對道教界和廟宇形象,以及對東岳廟文化遺產極為有害,嚴重違反黨的宗教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應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政策,以《宗教事務條例》和中央十部委《關于處理涉及佛教寺廟、道教宮觀管理有關問題的意見》為準繩,正本清源,盡快還原這座華北第一大道觀歷史固有的道教本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艾克拜爾·米吉提從2013年開始,連續3年提交了關于北京東岳廟道教活動場所落實宗教政策的提案。在今年的提案中,他建議對北京東岳廟全面落實政策,遷出民俗博物館,將產權、管理權和使用權完全歸還道教界,發揮該廟道教資產為道教事業服務的應有作用。
此外,在北京市政協會議上,北京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李士杰連續多年提交《應該及時落實宗教政策交歸東岳廟道教產的提案》;2014年,北京市政協委員、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蔡葵提交了《關于落實宗教政策將東岳廟全部歸還道教管理使用的提案》;2015年,北京市政協委員、市文物研究所所長宋大川提交了《關于建議“民俗博物館”遷出東岳廟另擇新址提案》。
丁常云說,“對于人大、政協的多次建議、提案,至今尚未落實,致使道教界的合法權益難以維護。希望相關部門樹立起做好宗教工作的大局意識。”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