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佛教界積極開展文明敬香活動共同推動廈門佛教健康發展
欄目分類:道教動態 發布日期:2016-07-24 瀏覽次數:次
近年來,廈門佛教界響應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積極開展文明敬香活動,收到了明顯效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2009年起,廈門南普陀寺在全國率先實施“文明敬香”。將寺廟香爐移到天王殿前,寺廟各殿堂不設信眾香案香爐,提倡鮮花禮佛,堅持一人只燒一枝香,徹底改變了原來佛教節日、節假日敬香旺季和高峰時段寺廟煙霧繚繞的場景,使寺廟環境更加整潔清新和安全有序。為維護秩序和安全保障工作,南普陀寺制定了成立日常治安管理小組等十項管理措施,要求香客、游客共同配合遵守十項規定,規定中明確要求:堅持文明敬香,嚴禁燒高香、粗香、把香,謝絕自帶香燭;要注意消防安全,不得在山林區域使用明火、亂燒紙、亂燒香等條款。為增強公眾環保意識,倡導全社會共同行動,努力改造環境質量,2014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南普陀寺發起“南普陀寺‘我愛我家’環保公益活動,建立了全國首個無垃圾桶的佛教寺廟。
2011年起,廈門市佛協推廣南普陀寺的做法,在全市佛教界開展以“嚴禁燒高香、倡導一枝香、勸阻燒把香、推廣環保香”為主要內容的文明敬香活動,落實燃香安全國家標準,推動寺廟“安全燃香、規范燃香、文明燃香”,維護寺廟的文明、安全、環保和秩序,得到全市寺廟響應。
廈門市佛教協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和統籌協調作用,積極推廣南普陀寺經驗,以點帶面,帶動了廈門市佛教的整體發展。廈門市佛協先后制定下發《廈門佛教寺廟建設管理制度》、《關于指導寺廟加強安全、消防工作管理制度》、《關于指導寺廟加強財務管理的工作制度》。每季度組織寺廟負責人學習會,結合各寺廟經驗和突出問題組織交流研討,共同推動廈門佛教事業的發展。今年圍繞“新形勢下廈門佛教事業發展”,廈門市佛協組織全市寺廟認真研究,形成了“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慈善利他為善巧,發揮對臺交往的平臺及與東南亞聯誼的橋梁作用,加強教界自身建設”的共識。廈門市佛協還對廈門56座寺廟提出了四點要求:一要強化信仰,以戒為師;二要強化修持,端正道風;三要強化管理,培育僧德;四要倡導簡樸,反對鋪張,并積極協調配合做好假冒僧尼整治工作。廈門市佛協和寺廟之間形成了團體出思路、出理念、定制度、提要求,寺廟抓落實、重實踐的良性互動局面,整體提升了廈門市佛教事業水平。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