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云仙館恢復開放慶典暨神像開光法會舉行
欄目分類:道教動態 發布日期:2016-07-12 瀏覽次數:次
1月18日上午,“白云仙館恢復開放慶典暨神像開光法會”在廣州市越秀區麓湖路白云仙館門前廣場舉行。廣州市人大華僑外事民族宗教委員會主任張偉成、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汪茂鑄、廣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馬衛平,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鳳林、副會長唐誠青、副會長孟至嶺,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及香港各宮觀代表、澳門道教協會代表、臺灣地母廟代表等150人出席慶典儀式。
與此同時,廣州道教養生公益團白云仙館養生基地也正式掛牌成立。
廣州市道教協會會長潘志賢、香港蓬瀛仙館理事長洪少陵、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先后致辭,張鳳林副會長、汪茂鑄局長發表講話。
潘志賢會長在致辭中說,“廣州道教界將運用道教的優良思想和精神,提高講經講道水平,宣揚傳統文化經典,挖掘道教教義教規中與時代進步相符的內涵,倡導道德規范、模范品行、奉獻愛心、援助貧困,教育和帶領廣大信教群眾,服務社會,創建平安,構建和諧,使道教事業的建設能在城市發展中突顯自身的特色優勢,為建設幸福廣州做出更多貢獻。”
張鳳林副會長在講話中指出,“希望白云仙館在恢復活動后,繼續秉承呂祖‘濟世利人、廣行仁愛’的精神,努力加強和諧道觀、生態道觀、文化道觀建設,大力弘揚道教優秀文化,培養高素質的道教人才,熱情服務廣大信眾,加強與港澳臺道教界及海外道教界的友好往來,建設成為繼承呂祖精神的模范道場,展示道教文化的品牌窗口,培養道教人才的后備基地,聯系兩岸四地道教界道誼的橋梁紐帶,為當地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
汪茂鑄局長指出,仙館重光,標志著白云仙館邁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為此,希望廣州道教界和白云仙館藉此機緣,“一是展示好道教傳統文化。將該館辦成全市道教文化展示的示范窗口和歷史人文旅游景觀,延續廣州名山千年仙脈,為廣州建設世界文化名城作出應有貢獻。二是要創建好和諧宗教場所。白云仙館環境幽靜,地理位置優越,仙館要將創建‘干凈整潔平安有序’清靜和諧宮觀列為重要內容,將白云仙館真正建設成為嶺南問道典范,修身之福地。三是要做好社會公益慈善服務。挖掘道教養生經驗,創新社會服務方式,為社會公益和城市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四是要協調好場所規劃建設。場所布置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將現有園林與建筑融于一體,整體精品規劃,將白云仙館打造成為具有嶺南特色的園林道觀。”
根據歷史印證和文物考證,白云仙館前身系“呂祖信仰和葛洪神仙道教在廣州地方衍化的重要形態”。晉代名道葛洪曾在此設壇傳道,廣種草藥,創立了廣州道教的符箓派和丹鼎派。葛洪羽化后,后人在此建祠紀念,從此,道教在廣州得以扎根和衍播,且融入當地嶺南文化之中,廣州更是成為道教南傳重地。歷史上的白云仙館,屢遭劫難,幾經毀損。2014年12月26日,在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廣州市道教協會與廣州市白云山麓湖公園管理處簽訂了移交管理協議,白云仙館正式委托道教界管理使用。
根據白云仙館的歷史沿革和現狀,廣州市道教協會積極響應國家“十三五”文件精神,按照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將采取禁止香火、環保供養、道教養生的模式管理白云仙館。在功能規劃上,白云仙館主要用于道教文化展示和研究,擬作為道教綜合文化中心來精心打造,使之成為具有嶺南特色的道教文化品牌和模范窗口。
嘉賓為白云仙館太虛拳教學基地揭牌
嘉賓為廣州白云仙館剪彩
中國道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鳳林道長致辭
中國道協副秘書長、廣州市道協會長潘志賢道長致辭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