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萬壽八仙宮文明進香引禮詞
欄目分類:道教動態 發布日期:2016-07-10 瀏覽次數:次
編者按:
由于受市場經濟影響和信仰佛道教者的增加,現在春節到寺觀燒頭香,高香,粗香之風越來越盛。這既不合佛道規儀,又嚴重污染空氣,同時存在火災隱患。雖有國家幾部委發文對香之粗細和長短提出要求,發出號召,但仍然大燒者仍然大行其道。因此佛道寺觀的有為之舉,引導正確合規儀燒香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是宗教之于信眾正信的力量。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引導助推了政府號召的落實,甚至起到了政府所難于達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引導,自然而然,易于接受,不會引發對立,又滿足信仰,促進和諧,是包括政府也樂見之善舉。
十方善男信女:
福生無量天尊!
道教是目前唯一現存的中國本土宗教,分別以黃帝、老子、張道陵為“三祖”(始祖、道祖、教祖),迄今已有四千七百零七年的歷史。八仙宮是以祭祀“八仙”祖師為主的道教活動場所,因宋時鄭生在長樂坊遇“八仙”顯化而建。清代,辟為全真教十方叢林,目前為全國二十一處重點宮觀之一。歡迎您帶著一顆虔誠之心,沐浴在古殿的寧靜里,來敬禮神明、休憩身心、熏陶學習。我將結合八仙宮目前的實際情況,一一告訴您正確燒香的方法和禮儀。
香,乃人天溝通之工具,唯須虔誠。在您進廟燒香的前一天及當日,請您務必齋戒素食,若能前一日沐浴更衣,燒香前沐手,更好。同時,請你進香的當日,務必不要在道觀內吸煙,酗酒,喧嘩,攜帶寵物、鞭炮,須端肅恭敬。吸煙者,酒醉者,赤膊者,穿拖鞋、無腳后跟的涼鞋、短褲、短裙者,請莫入廟、入殿。
請善信不要帶著點燃的香進入大殿,亦不要持香叩拜。
道教的香有八種,分別是:“道香”、“德香”、“無為香”、“清凈香”、“自然香”、“妙洞真香”、“靈寶慧香”和“超三界香”。 經云:“道由心學,心假香傳。”外焚草香的同時,須凝神靜氣,清除雜念,心存神容,內焚心香。香的品類,是由自己內心的果品決定的;心念愈清凈,果品愈高;心念散亂,則無果品。
八仙宮使用的是環保專用香。在您點環保香之前,請先撕去所有的包裝紙,并丟入旁邊的紙屑箱。香不在多,不在貴,不在旺盛,不在搶燒頭炷,不在朔望,只在內心清凈、專一不二。任何草香,以相同的三根或一根(三根為最多,不得燒雙香,不得雜類混燒,斷香、蟲咬、受潮、霉變、彎曲等香一律不得焚燒敬神)。香無顏色、價格、高低長短等區分;同時,請您務必不要受商業詞匯的誤導。神靈亦無差別,一念達神,萬求必應;念念散亂,萬萬呼而不應。某神“管”求財,某神“管”婚姻,某神“管”平安等亦是分別、癡迷之心,眾生當戒除。
點香之時,切莫蘸取蠟油等物。亦不得使用灶火、打火機,或于地上,或于其他不潔凈的地方、火源上引香。《太上感應篇》云:“灶火燒香,穢柴作食;夜起裸露,八節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春月燎獵,對北惡罵;無故殺龜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余責,乃殃及子孫。”此無功勞,反生罪孽。亦不要在香爐以外的地方放置香蠟,比如焚化爐、建筑物的高處。香乃靈物,墜落之后,遭百人踐踏,不是敬神,而是侮神。
點香之時,誠心靜氣,不得閑談雜語、接打手機、口中叼煙、咀嚼食物;亦不得把香架在燈上,袖手等候。須雙手或單手持香,到點燃為止。心中默咒曰:“常焚心香,得大清靜”。而后,將香上的明火用手輕輕扇滅或上下輕輕搖滅,不得用口氣吹香。因人食五谷,口鼻之氣為濁穢氣。
明火熄滅后,自然飛云結篆,鳳書龍章,以為達信、奏事。而后靜立于香爐前,以右手持香,左手抱于右手之外,向北方誠心三禮。默念三聲:“雷聲普化天尊”、“玉皇赦罪天尊”或“福生無量天尊”。若能東、南、西、北四方禮拜,更好。畢,以左手單手將手中的香一一插入香爐內。插好的三根香,相鄰兩根之間的距離不可超過一寸。常言:“燒香不過寸,過寸神不信”。唯以寸心、寸念能感神、通神。三根香,先插中間,其次大殿左側(善信右側),最末是右側(善信左側)。三根香,乃為“三寶”(道寶、經寶、師寶),徑通三界之外,直達“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可免眾生身業罪、心業罪、口業罪,可免一切眾生三涂苦,可免一切眾生八難苦,可免一切眾生九幽苦,可免一切眾生輪回之苦。插完香后,再入大殿行叩拜之禮。
進殿之時,不得從中間跨入。應從兩側魚貫而入。亦不得腳踩門檻,或站立于門檻之上。出入之時,應先邁靠近門邊一側的腳,叫“忌包柱”。如從東側進,先邁右腳;如從西側進,先邁左腳;出時反之。殿內的三個跪墊,一般不要使用中間的跪殿,而應使用兩側的。不夠時,可以跪于地上。跪拜前,請您先將隨身挎包等物妥善放于跪墊一側;而后心中默想神容。
請勿在殿堂內使用攝影、攝像器材。
道教的禮拜方式使用的是中華民族自己的傳統禮節。不同于西方的“握手禮”、印度的“合十禮”,而使用中華民族兒女自古以來的“抱拳禮”。方法是雙腳腳跟靠攏,腳尖張開,站為“八”字。左手抱于右手之外,自然垂于胸前。而后下蹲時,右手斜放于跪殿前端,左手下落交叉蓋住右手,雙手成“十”字。頭部端正,以為“一”字,以眉心向手背輕叩三下。雙足、雙手、首,合為“太上老君之八十一化”。起身,此為“一禮”,連續三次,即是“三禮九叩”。在叩拜中,頭部著于左手背時,默念神靈名字,并默言自己的住址、姓名、心愿。若為許愿,則默言清楚愿望內容、如何還原、何時還原等。若實現,如期如諾還愿即可。起身后,兩手再抱拳,躬身一禮,退一步,再躬身一禮,而后方可轉身。若有師傅敲磬,還須轉身向道長躬身答謝,說“道長慈悲”。道長抱拳還禮,答“慈悲,慈悲”。禮拜之時,先拜中間主神,其次東側諸神靈(上手位置)、最后西側諸神靈(下手位置)。
放于功德香的錢,叫香資或功德款,乃是隨意施舍。一是用于維護道觀日常開支;二是印經積善,弘揚道法;三是返還社會,用于公益慈善事業。
叩拜完一個殿后,再去下一個香爐點香。不要帶著點燃的香四處走動。
三業六根,縈苦眾生。人心若能一念清靜,何須萬般燒香?人心若能純真向善,又何苦不得福壽康寧?人心若能自然無為,又何來煩惱憂慮,神前苦告?故,草香不在多,亦不在烈焰焚燒,唯在自身清靜、斷除不善。一人善,則一方善;一方善,則一國善;一國善,則天下善;天下善,則萬類皆善;萬類皆善,則道德復歸,人心復圓,眾生重得自在、逍遙之鄉。
愿三界十方,一切萬類生靈皆得自在、圓滿,福壽無量!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