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至嶺道長談修身
欄目分類:道教動態 發布日期:2014-10-27 瀏覽次數:次
孟至嶺大師,1959年出生于山東。為建國后道教界第一次放戒(1989年),天字第一號戒子。曾隱居深山修煉十余年。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道教協會新聞發言人。長期在中國道學院執教,于道教修持、科儀等多方面造詣頗深。
名真高道孟至嶺道長真言錄
孟師云:現世間與我現實利益相合便是真理。故莊子講三籟,唯有天籟為人所不聞之大音,真理亦然,并不存在于現實物質世界之中。
孟師云:修行當循序漸進,心性功夫,較修命更難。許多牽掛,必經歷過之后,才可完全了卻。吾師兄林至仙,仙根深厚,唯獨于錢財尚存片念,為除此牽掛,大開預測之門,日進斗金,有享榮華之資。如此體知財多之感覺。便消失于山林之間。至今不知何處。
又有太白山道人張信飛。曾購買最上等茶葉一包,為的是“嘗過啥是高級茶了。知道是啥滋味了,以后我就也不想了。”后來又向吾學笛,為的亦是同等原因。可惜畢竟塵世中牽掛太多,最后隨一女子還俗而去。
孟師云:和光同塵,乃是為大徹大悟之人所說。若是未能了卻種種牽掛之人,塵世間之和光同塵便是同流合污。
孟師云:修道之障礙有幾十種,經典亦是障礙。再好之物,當用則用,不用則放。如渡河之船舶,若過河行路繼續拖舟而行,便不再是利益,反成累贅。又如登山之拐棍,若行平地,拐棍亦失其意義。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
下一篇:西安八仙宮走訪藍田縣貧困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