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掀“漢語熱” 學中文成潮流
欄目分類:道教動態 發布日期:2016-08-18 瀏覽次數:次
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攝影/李繼輝
“今年11月初,為順應中東歐國家對高質量漢語教師的需求,“中東歐漢語教學培訓中心”在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正式掛牌成立,這種創新模式將為中東歐16國培訓本土的漢語教師。培訓中心一次開班,約能培訓80名“洋面孔”的中文教師。日前,北京記者團走訪匈牙利的教育機構及政府外交部,獲取中國同匈牙利及其他中東歐國家經濟文化教育交流的一個個片段。”
赴華交流前,匈牙利羅蘭大學校長巴納·德布勒森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自行車”與“中山裝”的時代。結果,這位須發濃密的匈牙利人發現,那些社會符號早過時了。巴納·德布勒森所任職的大學,早在1923年便設立中文系,距今已有91年歷史。匈牙利第一所孔子學院便在該校建立,目前正成為向中東歐16國輸送本土漢語教師的區域中心。
漢學家:主動開漢語課的中學多了
在世界版圖上,匈牙利地處連接西歐和東歐的心臟地帶,一直被視為中國經濟進軍歐盟的橋頭堡。在中國同中東歐的文化交流中,匈牙利也同樣發揮著橋梁的作用。
而作為依托的羅蘭大學孔子學院,在匈牙利已有8年歷史。其成立于2006年12月,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于匈牙利羅蘭大學共同建設。
現任匈牙利羅蘭大學東亞系主任、孔子學院院長Hamar·Imre,是位能說一口流利普通話的匈牙利漢學家,對中國佛學頗有研究。他還有一個別致的中文名—郝清新。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