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季刊《中國宗教研究》創刊號發布會在京舉行
欄目分類:道教動態 發布日期:2016-08-06 瀏覽次數:次
2015年11月17日,英文季刊《中國宗教研究》創刊號發布會在京舉行。英文學術季刊《中國宗教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與英國Taylor & Francis Group共同創辦,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學術期刊資助計劃的重要成果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國際合作局局長王鐳,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主任荊林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英文季刊《中國宗教研究》主編卓新平,科研局副局長張國春,英國出版公司Taylor & Francis Group代表丁海珈,英文季刊《中國宗教研究》執行主編李建欣出席發布會并致辭。發布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黨委書記曹中建主持。上海師范大學方廣锠教授,北京大學姚衛群教授、陳明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張風雷教授,清華大學圣凱教授以及世界宗教研究所邱永輝研究員、唐曉峰研究員、紀華傳研究員、趙法生研究員、汪桂平研究員、周偉馳研究員、周齊研究員、周廣榮研究員、陳進國博士、李志鴻博士,還有所內外相關學者、媒體約50人參加發布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在發布會上發表了題為《提升國際話語權 增強文化軟實力》的講話,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曾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中國宗教無疑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軟實力必不可少的要素,研究中國宗教是“認識中國人的民族特性、認識當今中國人精神世界歷史來由的一個重要途徑”。自20世紀20年代起,我國一批知名學者在中國奠定了現代學術意義上的宗教研究的基礎,并與域外學者、國際學術潮流保持著密切聯系。經過近百年的努力、探索和發展,我國學者對中國宗教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本土的中國宗教研究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對中國文化獨特性進行認識的重要方面。在歐美,中國宗教研究是漢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歐美漢學視域中的中國宗教研究是對中華文化進行認識和研究的重要方面。中外兩部分共同構成了中國宗教研究。
中國宗教研究是一個全球性的開放、多元、綜合的研究領域,英文季刊《中國宗教研究》這一全球性的學術平臺的搭建會極大地推進中國宗教研究,有助于對中華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和中華文化的獨特性的深入理解,將中國宗教研究培育成一個國際性的顯學,充分顯示中國學者在中國宗教研究中的分量與作用,將中國宗教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卓新平主編在致辭中強調了英文季刊《中國宗教研究》創辦的契機與深遠的意義,他指出,該刊提倡對中國宗教進行多學科、多視角的研究,既重視本土宗教像儒教、道教以及中國少數民族宗教的研究,同時也重視對由域外傳來的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的研究;既重視對歷史上中國宗教的基礎研究,同時也重視對中國宗教現實問題的應用性研究,二者不可偏廢。最后他希望我們的《中國宗教研究》能像歐洲的《通報》、《華裔學志》一樣,能夠在全球學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辦成百年老店。
執行主編李建欣博士主要簡述了創刊的過程以及該刊的架構和運營情況。他指出,該刊雖然名義上是《中國宗教研究》,但由于中國宗教在亞洲地區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同時英國合作方也希望《中國宗教研究》成為東亞乃至亞洲宗教研究的全球性學術期刊。
英文季刊《中國宗教研究》是目前全球屈指可數的以中國宗教研究為對象的學術期刊,在我國則為首創。該刊的創辦必將有力推動中國宗教研究,在相當程度上提高我國學者在中國宗教研究領域的話語權,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該刊的創辦對于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對于增強國家軟實力都會有所貢獻。
英文季刊《中國宗教研究》創刊號
英文季刊《中國宗教研究》創刊號發布會主席臺
英文季刊《中國宗教研究》創刊號發布會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在發布會上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王鐳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主任荊林波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黨委書記曹中建主持發布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英文季刊《中國宗教研究》主編卓新平致辭
英文季刊《中國宗教研究》執行主編李建欣致辭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