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東棲霞到阿富汗,3萬里路他走了21個月
欄目分類:時事聚焦 發布日期:2016-07-13 瀏覽次數:次
3萬里路,661天,十幾雙磨破的鞋子,一路上或遇晴空萬里,或遇狂風暴雪,這是一場重走丘祖西行之路的修行。2011年,40歲的彭漣道長從丘祖故里出發,一直徒步至阿富汗,歷經21個月的艱難險阻與人情冷暖。回想起那段在路上的日子時,他坦言,路上什么都有,就是沒有盡頭。
彭漣道長
2015年7月5日,丘祖西行·棲霞站在棲霞太虛宮開講。時事評論員、著名專欄作家楊錦麟;詩人思想家、學者、自由作家余世存;全國(全真派)著名高功、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三代弟子、全真龍門暗派家字輩第三十九代高功任宗權道長與會并講話;中國道教協會第九屆理事會咨議會委員會主席任法融道長通過遠程視頻講述“中國病 中國藥典”的修道理念。
任法融道長
彭漣道長作為嘉賓之一,也來到現場與大家分享他西行修道的故事。我們和彭道長聊了聊這段不尋常的經歷。
拙見:在徒步出行前,您在嶗山太清宮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
彭漣:我常住嶗山太清宮,每天早上一般5點起床,大家一起到殿堂上早課,七點早餐,七點半到殿堂,給神靈上香,敬茶。通常是半天時間,其他時間自己安排。自己學習經典、登山、到海邊散散步、練練書法、靜坐等等。
拙見:您是什么時候萌生了重走丘祖西行之路的念頭?原因又是什么?
彭漣:我是2010年在學習《長春真人西游記》一書時,因贊嘆這段不平凡的經歷,而萌生步行尋訪丘祖西行之路的念頭。原因是,丘祖作為道教全真派一代宗師,他一生勤苦的修行,在那特殊的時期能道教發揚光大,七十三歲高齡,不辭辛苦,幾萬里西行到阿富汗會見成吉思汗,只為慈憫天下百姓面臨因戰爭帶來災難,希望通過西行會見成吉思汗,能勸諫他減少殺戮,安撫生民。同時也希望將道教文化發揚光大。
長春真人西游記
由于年代久遠,道教的發展在目下有些衰微,在新時代,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的道教優秀文化,沒能得到很好的傳播。社會上了解道教文化的人,大多從小說、影視劇等等方面片面了解,不能正確去認識道教文化信仰。在關于全真派和丘祖方面,小說和影視劇的負面引導,讓全真派和丘祖的形象受損。全真派各位宗師和丘祖都是歷史上有血有肉的人,他們為當時的社會穩定發展和千百年來中華文化的傳播都做了一些有意義的事。我們后人不去飲水思源,卻無知加以詆毀,實在有些過分。
拙見:為什么選擇徒步這樣一種方式?
彭漣:丘祖一行當年西行有著特殊的意義,當時沒有現在的飛機、火車、汽車等等交通工具,只能乘牛車、馬車和船,只能騎馬和步行。沒有現在的柏油公路,只有沙土路。在那充滿戰爭血腥的年月,行走在荒遼的地方,其辛苦可想而知。 我選擇徒步的方式去回顧這段歷史,一方面,感受一下前輩宗師們西行路上的艱辛,同時磨練自己的身心,堅定自己的修行意志。另一方面可以不受限制的行立起止,一步一個腳印的去感懷和品味西行路上的酸甜苦辣。
拙見:什么時候開始著手準備此次徒步的?這其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和幫助?
彭漣:我于2010年開始計劃這次行程,沒有決定何時啟程。直到2011年4月,恩師張禮矩道長羽化后,才決定冬至出發。 這次行程中的困難很多,一是未能得到國家政府和道教協會允許和支持,二是大部分道友和朋友也擔心路途遙遠,生命不安全,也不支持。三是行程經費不足,擔心國外簽證和語言交流不便。 困難是很多,深思熟慮后,我還是決定盡量克服困難,忘卻生死,走一步計劃一步。只要有恒心,總會有感應的。 我臨出發前,得到嶗山太清宮李宗賢會長、世界徒步協會秘書長路宏、徒步小子李新、以及太清宮幾位道友的幫助。于棲霞市丘祖故里太虛宮又得到李經理和管委會的支持,在他們的幫助下啟動行程。 踏上行程后,年關到達北京白云觀,得到中國道教協會的接待,安排在火神廟過年,隨后道協領導給我開了有關證明。在北京也得到東岳廟袁志鴻、佑民觀劉崇堯、劉崇漢、周智虛幾位道長的幫助。
彭漣道長與蒙古國車司機合照
2月10日,離開北京,在此踏上行程后,經行張家口、內蒙、滿洲里、蒙古國、新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進入阿富汗。一路上很幸運,得到途經幾個國家駐當地大使館的熱心幫助,也得到國內很多熱心朋友、外國朋友以及在國外居住工作的中國老鄉的幫助。在進入新疆的時候,還得到中國道教協會50000元的支助。 行程中的困難還有很多,要經歷雪山、草原、荒漠,要面對各地軍警盤查,要經受風寒濕暑的侵襲。背上四五十斤的行旅,孤獨的行走幾十上百里,有時晝夜兼程,有時一天被警察抓兩三次。在哈薩克斯坦因為簽證逾期一天,還被送上法院審判。種種困難,都得克服。
達里湖
拙見:您此次徒步的路線是自己設計的嗎?跟800多年前丘處機的路線有什么不同?
彭漣:這次行走路線根據《長春真人西游記》書中記載,由我自己計劃行程,其間參考一些歷史記載,對照宋、元、明、清幾代的一些古地圖,整理好行程節點后,得到世界徒步協會陸宏秘書長的幫助,他親自為我設計的規劃圖。
拙見:您此行耗時21個月之久,之前有想過會走這么長時間嗎?
彭漣:之前我計劃了三萬里的行程,初步計劃,若一切沒有阻礙,預計兩年可以完成。出發前,因為沒有相關證明文件,經費缺乏,所以計劃先走一段,再籌劃一段。無論多少年,只要有一口氣在,總要走完行程。后來得到諸多幫助,就提前完成了。
彭漣道長杭愛山下與蒙古朋友合照
拙見:在整個行程中有什么印象最深的經歷可以同我們分享?
彭漣:西行路途有很多艱辛,喝過雨水解渴,遭過毒蚊襲擊,但同時也不乏感人的經歷。 在行過布勒奈縣時,我隨著人流,欲奔赴賽馬大會的會場觀看賽馬英雄,不慎走錯了路。由于語言不通,人煙稀少,問路十分困難。我整整走了一天,也沒有看到一個人。眼看就要天黑,我只好在一個廢棄的羊圈里睡了一夜。 第二天,我順著山梁而下,前面是一條水流很急的河。看著急流的河水,我有些著急,因為背上這幾十斤的包,我無法就這樣游過對岸。就在這個時候,河西面的蒙古包前,有一位年輕人看見了我,他騎著馬走到河邊,看到我還站著不動,就指著馬背,向我招招手,意思是讓我也騎在馬背上,送我過河岸去。 我心里很感激,于是也背著包騎在馬背上,抱著他的腰,一步一步,趟過了這條河。到岸時,我下了馬,向他道謝,他指著前面的蒙古包,讓我到他家里休息。一路走來,每一次的轉危為安都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拙見:您經過的這些國家,當地人對道教的態度有什么不同?
彭漣:途經的這些國家,當地人對道教了解不多,但他們對我很熱情。我想,可能有的是對我特異裝束的好奇,有的同情我行走在路途中的辛苦,有的是民族本身的淳樸好客。
彭漣道長與哈薩克斯坦朋友合照
拙見:您覺得您此次重走丘祖西行之路實現了您的初衷嗎?
彭漣:這次尋訪丘祖西行之路,有好幾層意義。除了對身心的磨煉外,我還感受到一份份來自大自然和人群的真,還將一份看不見的祝福和懇愿帶到了異國他鄉。更難得的是路遇一些巧合,讓我得以平安回歸。很多人對丘祖慈悲濟世的精神也增加了一些了解和認可,媒體也多從正面將丘祖西行與和平文化相聯系起來報道,這對未來弘揚正能量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將起到一定的作用。再趕上國家對新絲綢之路文化的推動,這些都是超出自己預期的,我很慶幸。
拙見:您覺得此次徒步對您本人來說最大的改變是什么?
彭漣:通過這次行程,我對自己有了一些新認識,對自己追求超越人生也有了一定的自信。由于種種緣法,會讓自己在未來的修行中,逐漸解開修行道路的疑惑。
拙見:在實際行走后,您對“丘祖西行”這一行為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彭漣:此次尋訪丘祖西行之路,得以平安歸來,回顧行程,感慨很多。如今社會平治,交通四通八達,人煙繁盛,行程中困難還那么多。丘祖他們當年遭逢戰亂,人煙稀少,道路梗塞,為了勸諫成吉思汗減少殺戮,造福黎民,不惜在古稀高齡時經歷幾萬里行程的顛簸,不是有道者,怎能完成這一份心愿啊!因此,我聯想到清代乾隆皇帝出于對丘祖的尊敬而撰的聯:“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可見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樸實的修行,不假方術,最終能達到與道合真的不易。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